Service and Communication

经常胀气怎么办?这个方法帮你“消消气”→

肚子胀气不舒服,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时有发生,有时是因为吃了容易导致胀气的食物,有时候却不明原因。

经常胀气给生活带来诸多不便,让人坐立难安,肚子里的气怎么也排不出来。你知道这股气到底从哪来?胀气又该如何缓解?

胃肠道气体的来源

正常人胃肠道内有少量气体,一部分在胃内,一部分在结肠,小肠内气体很少。胃肠道内的气体总量不超过 150ml。这些气体来自于我们日常的吞咽空气、碳酸氢盐中和胃酸、胃肠道内细菌代谢产气,是正常的生理现象。

人体可以通过嗳气(打嗝)、经肛门排出(放屁)、菌群代谢等来消耗这些气体。

当体内气体的量超出了人体排出气体的能力之后,多余的气体就会在胃肠道内蓄积,从而出现胀气的症状。

胃肠道胀气的原因

01.咽入胃内的空气过多

通常每吞咽一次约有 2~3ml 空气进入胃内,如进食过快、唾液分泌过多、嚼口香糖,则咽下的空气增加。吞气症多见于顽固的焦虑状态,或口腔中有异物,因吞入大量的空气而发生腹胀,多以胃部胀气为主。

02.胃肠道内产气过多

胃肠道内产气过多,因功能性消化不良或进食较多植物纤维素、豆类等,未经消化吸收的食物在肠内经细菌发酵作用产生大量气体。

03.肺排出 CO2 障碍

正常肠道内的二氧化碳分压(PCO2 )大于静脉血中的 PCO2,故肠道内的 CO2 可弥散到血液中而经肺排出。当呼吸衰竭时,如血中的 PCO2 大于肠道中的 PCO2,肠道的 CO2 不能弥散到血中经肺排出体外,血中的 CO2 可弥散到肠道中而发生腹胀。

04.肠道中气体不能经肛门排出体外

见于急性胃扩张、幽门梗阻、肠梗阻、肠麻痹、顽固性便秘、毒血症、败血症、心力衰竭等。

长期胀气的危害

首先,胀气可能引起食道反流造成消化道损伤。食物从食道流向胃部,胃中的压力会低于食道的压力,但当人体打嗝时,胃中的压力会骤然上升,造成胃中的气体向食道反流,冲击脆弱的食道,造成出血、损伤。

其次,长期胀气还会造成营养不良、肠道菌群失调等问题。肠胃中的气体会刺激胃和消化道,造成胃肠道的紊乱,不仅会影响人体营养物质的吸收造成影响不良,而且还会因肠道菌群失衡,出现腹泻、便秘以及一系列症状。

出现胀气怎么办?

出现胀气除了我们所熟知的方法,例如:按揉腹部、喝热水以外还可以口服“西甲硅油”。

西甲硅油是什么?

西甲硅油乳剂是由二甲硅油+二氧化硅的纯物理混合的祛泡剂,因其直接作用气体,通过降低气泡表面张力,促使气泡破裂,使气体释放出来,一部分随肠道蠕动排泄,一部分被消化道吸收,从而达到治疗消化道胀气的目的。

证据表明

胀气就用西甲硅油

•据Talley[1]报道,西甲硅油对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治疗有价值,能够减轻其胀气症状。这是因为西甲硅油作为一种稳定的表面活性剂,即聚二甲基硅氧烷,可改变消化道中存在于食糜和粘液内气泡的表面张力,并使之分解,释放出的气体可被肠壁吸收或通过肠蠕动而排出[2]。西甲硅油能够减少胃肠道中聚集的过多气体。西甲硅油还可以通过机制不明的途径刺激上消化道运动,加速气体推进和排除作用,从而减轻腹胀、腹痛及早饱感等症状[3]

•针对常规治疗新生儿腹胀方法疗效不佳的情况,临床中也提倡给予患者加用西甲硅油这一药物。西甲硅油是稳定的表面活性剂,可消除胃肠道内部的泡沫,使泡沫排除以起到缓解胀气的的效果,药理作用为纯粹物理作用,未涉及化学反应及不产生毒素,临庆用药的安全性高,在对新生儿腹胀中,在常规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西甲硅油可快速的清除胃肠道中的泡沫,避免恶性循环的发生,这样有助于促进患儿的康复及缩短患儿住院时间。

西甲硅油的适用人群?

口服西甲硅油后,无生理活性、安全无毒、不会被肠道吸收进血液,它会经过肠道转运后排出体外。因此,西甲硅油可适用于婴幼儿、儿童、成人、孕妇、手术患者、老年患者等广泛人群。

如何服用西甲硅油?

西甲硅油可在就餐时或餐后服用,如果需要,也可睡前服用。具体服用方法可参考:
参考文献:
[1] 杨莉‚葛亚彬‚赵志刚.西甲硅油乳剂 [J].中国新药杂志‚2007‚16(8):651-652.
[2] Talley NJ Update on the role of drug therapynnon-u ler dyspepsia [ J].R ev G astroentero1 D isord 2003,3(1):25-30.
[3]Holmann G,Gsc hossm ann J Mark p,etal Arandom ized p acebo controlled trial of sim ethiconeand cisap ride for the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functional dyspepsia [ J].A lim ent Pharmacol T-hes 2002,16(9):1641-16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