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rvice and Communication

疫情期间,维持肠道健康至关重要!

早在1月25日左右,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消化内科、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等多学科在诊治新冠肺炎过程中,发现多个 “不典型”病例,意味着我们要高度警惕以非呼吸系统症状为首发症状的隐形传染源,发热咳嗽并非新冠肺炎的唯一首发症状。出现以下5种情况(特别是有明确接触史的人员),大家也要提高警惕。比如仅以消化系统症状为首发表现:如轻度纳差、乏力、精神差、恶心呕吐、腹泻等。

为了应对病毒的新动向,国家卫健委发布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五版) (下称《第五版》)”。根据不断认识到的病毒特点,对未来的临床诊治做出了提醒。事实上,也给未来的防控措施也提出了警示。

《第五版》中,对于传播途径有了新的变化:经呼吸道飞沫和接触传播是主要的传播途径。气溶胶和消化道等传播途径尚待明确。

针对“新冠肺炎”是否存在通过消化道传播的问题,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医政医管局监察专员郭燕红2月5日表示,由于此前粪便中检查出核酸检测的阳性,所以不排除经消化道传播的可能性。

警惕新冠肺炎或新增消化道传播途径,维持肠道健康都至关重要!

1、COVID-19诊疗浙江经验——要重视肠道微生态平衡
浙江省自2020年1月17日出现第一例新冠肺炎病例以来,为提高新冠肺炎的临床诊断率和治愈率,特总结以下“2019冠状病毒病(COVID-19)诊疗浙江经验”。

经验中提出:
1)、以“四抗二平衡”为重点的综合治疗提高治愈率、降低病死率
治疗方案应遵循抗病毒、抗休克、抗低氧血症、抗继发感染、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维持微生态平衡为核心的“四抗二平衡”策略制订。

2)、维持微生态平衡减少细菌异位与感染
COVID-19患者由于病毒直接侵犯肠道黏膜、抗病毒抗感染等治疗药物影响,部分患者合并腹痛、腹泻等消化道症状。经检测COVID-19患者存在肠道微生态失衡,表现为肠道的乳酸杆菌、双歧杆菌等有益菌明显减少。肠道微生态失衡可能会导致肠道细菌异位,引起继发感染,因此要重视肠道微生态调节剂和营养支持对维持微生态平衡的治疗。

2、正确认知肠道微生态的重要性
肠道是人体吸收营养、排出废物的重要器官,是人体内最长最重要的消化器官,是人体最大的微生态环境,肠道生态的正常或失调,对人体的健康和寿命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
正常人的肠道菌群分为三大类:
1)、有益菌:
为厌氧菌,是肠道的优势菌群种,如双歧杆菌、乳酸杆菌等。

2)、中性菌或条件致病菌:
为兼性厌氧菌,胃肠道非优势菌群,如肠杆菌,平时对人体无害,但在特定条件下,如人体产生疾病、营养不良或大量服用抗生素时,就会转化为致病菌,威胁人体健康。

3)、有害菌或腐败菌:
为需氧菌,如状芽孢杆菌、产气膜菌,数量少时不会致病,但是如果数量超过正常水平,则引发疾病。

没有人是“独自一人”的,当我们当脱离娘胎来到这个世界上,就已经有了“伙伴”

婴儿出生一两天内,细菌便乘机进入体内,并在婴儿肠道内“安家落户”,成为人体终生“伴侣”。在婴儿时期,由于食物相当单一,婴儿肠道内拥有庞大的有益菌群,其中最显著的就是双歧杆菌的有益菌群。婴儿开始添加辅食后,肠道中菌群将逐渐发生变化,随着食物的多样化以及人类活动能力的提升,肠道中有益菌群的数量开始慢慢减少,有害菌的数量则日益增加。人体肠道中的生态平衡开始逐渐形成。到青年阶段后,肠道中庞大的菌群(有益菌、有害菌、中性菌)之间已形成相对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并处于相对平衡的状态,肠道中维护人体健康的天然防线完全形成。

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肠道中的有益菌群就会不断地减少,肠道生态的平衡便被打破,种种相应的疾病将接踵而至。而当生命趋于终结时,肠道的有益菌群将消耗殆尽,因此,我们应该注重维护肠道生态的平衡,重视肠道中那“微不足道”的有益菌。

经计算,人体每个细胞上都有10个微生物存在。每毫升容积的肠道里,活跃着1万亿个生物体。肠道内正常菌群种类最多,细菌数量到达100万亿个,重约1-2公斤,是人体主要的微生态系统。结肠是正常细菌的主要定植场所,它们由类杆菌、双枝杆菌、大肠杆菌、肠球菌等400-1000个菌种组成,双枝杆菌是其中的优势菌群,母乳喂养的新生儿肠道内第一天就出现此菌,所以从我们吃第一口母乳开始,就决定了将来的身体状况。

随着科学研究的不断进展,我们对人体内的菌群已经开始逐步有所了解:
正常平衡的菌群对人体有着积极有益的作用,正常菌群与肠道黏膜组成一道屏障(生物屏障、化学屏障、机械屏障、免疫屏障),使许多外来的病原微生物无法定植和入侵机体。现代免疫学早已发现,消化道也是人体最大的免疫器官,是人体内免疫反应最多的场所。当然,这必须是有益菌和有害菌相对平衡,且有益菌占优势。

但饮食不当、污染、吸烟、酗酒、精神压力、衰老、各种疾病、外科手术、化学制剂、人体免疫失调、服用激素、滥用抗生素等等因素,会破坏人体微生态环境,造成肠道内有益菌数量减少,有害菌数量增值,从而影响人体对营养物质的吸收,影响有益物质的合成,使健康受损,最终影响人类寿命!

哪些人要特别注意肠道健康

1、老年族:
随着年龄的增加,代谢速度变慢,肠道的功能在下降、衰老。有害菌、有益菌比例就会失调,因此老年人易出现便秘、腹胀等问题。

2、酒桌族:
周末聚会、工作应酬,大量高热量食物进入体内,会加重代谢负担,可能引发一系列肠道问题。

3、白领族:
拼命工作的白领,由于长期伏案、黑白颠倒、吃饭不规律、饮食结构不合理,很容易出现肠道功能异常。

4、出差族:
经常出差的人,需要面对环境和饮食的变化,肠道需要一个适应过程,此时肠道问题就有机可乘。

5、开车族:
吃饭时间胃部分泌大量胃酸,很多司机不能按时就餐,胃里没有食物,胃酸就会消化自己的黏膜,导致胃肠道溃疡。

肠道里的五把“扫帚”

1、膳食纤维,促进肠蠕动

膳食纤维能促进肠道蠕动和消化液的分泌,降低大肠癌等肠道疾病的发病几率。这类食物包括红薯、芹菜、红豆、绿豆、口蘑等。

2、微生态制剂,平衡肠道菌群

肠道中有益菌和致病菌共存,当致病菌打败有益菌时,肠道菌群的平衡被打破,可能导致便秘、腹泻等多种问题。因此,多喝酸奶或服用微生态制剂,有助于平衡肠道菌群,维持肠道健康。

3、益生元,给益生菌助威

益生元是有益菌的食物,洋葱、豆类、大蒜、胡萝卜等食物富含益生元,能够给肠道有益菌补充养分。

4、十字花科蔬菜,除垃圾

大白菜、西兰花、菜花、芥蓝等十字花科蔬菜中,含有的异硫氰酸酯,不仅有助清除肠道垃圾,还有抗癌作用。

5、果胶,抑制有害菌生长

苹果、香蕉等水果中富含果胶,可为肠道中的有益菌提供能量。分解后的果胶能产生短链脂肪酸,抑制有害菌群的生长,从而预防结肠癌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