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rvice and Communication

支原体肺炎首选药阿奇霉素火上热搜,滥用“催生”腹泻风暴!

近日,北京、上海等多地医院出现较多肺炎支原体感染患者,支原体肺炎最佳治疗窗口期为发热后5-10天以内,病程14天以后仍持续发热,病情无好转者,常遗留后遗症。国家卫健委相关指导文件指出,肺炎支原体肺炎多见于5岁及以上儿童,但5岁以下儿童也可发病。

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为目前治疗儿童支原体肺炎的首选抗菌药物。包括第一代红霉素;第二代阿奇霉素、克拉霉素、罗红霉素;第三代如泰利霉素等。其中阿奇霉素因具有使用方便(一天一次)、用药前不需要做皮试、组织浓度高、药效维持时间长等特点,是许多儿科医生的首选。就在今天,话题“阿奇霉素”登顶热搜。

医生提醒,阿奇霉素这种药可不是随便吃的!

这是为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一、抗肺炎首选,使用需谨慎
由于肺炎支原体没有细胞壁,大家所熟悉的青霉素和头孢,这类抗生素都是以细胞壁作为靶点,因此对肺炎支原体完全无效。阿奇霉素是常见的大环内酯类药物,可用于治疗多种细菌感染,其中以肺部支原体感染最常见,因此也被称为肺炎支原体的“克星”。

按照说明书,不同年龄段人群按照不同剂量进行服用。一般按照“用三停四“进行服用。很多患者家属不了解,为什么要“用三停四”?(也就是用三天药、停四天药,此为一个周期。)

这是因为阿奇霉素具有独特的药代动力学特征:半衰期长、组织浓度高,组织内分布广、代谢缓慢。服药3天后,即使停药,其依然能在人体内保持一定有效的抑菌浓度持续作用3-4天。而且连续用药,易产生耐药。综上所述,无论是从阿奇霉素的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学,还是预防其不良反应和耐药性方面,阿奇霉素治疗儿童MPP需服3停4,服5停2。

二、吃了阿奇霉素拉肚子怎么办?
阿奇霉素对治疗儿童支原体肺炎效果好,但是,个别儿童服用阿奇霉素后会引起腹泻,主要原因是儿童肠道菌群生态系统脆弱,阿奇霉素在杀灭致病菌的同时也会不同程度杀灭某些定植胃肠道的有益菌群,正常菌群受到破坏,造成肠道菌群失调,从而易引起抗生素相关性腹泻(AAD)。

儿童在服用抗菌药物后可以适当补充益生菌制剂,以帮助恢复肠道菌群平衡。但益生菌与阿奇霉素不能同时服用,因为益生菌是活菌,而阿奇霉素属于抗菌药,抗菌药物有杀灭益生菌的作用,两者同时会产生拮抗作用,影响疗效,故需要分开服用,且间隔2小时以上。

也就是说,服用阿奇霉素后,至少间隔2小时才能服用益生菌,这样才能使益生菌充分发挥效果。

三、微生态制剂防治AAD的共识推荐
上文提到,肠道菌群失调是AAD的主要发病机制,恢复正常的肠道菌群是治疗该病的方法。

《中国微生态调节剂临床应用专家共识(2020版)》指出:目前治疗AAD的益生菌主要包括双歧杆菌、乳酸杆菌、酵母菌、链球菌、肠球菌等。益生菌能有效降低AAD的发病率,推荐使用益生菌预防和治疗AAD。

《微生态制剂儿科应用专家共识》推荐:使用酪酸梭菌制剂对抗生素相关性腹泻进行防治。

四、微生态制剂在AAD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近年来, 应用微生态调节剂尤其是益生菌制剂防治AAD在国内外有不同的声音,更多的认为有保护作用。目前治疗AAD的益生菌主要包括双歧杆菌、乳酸杆菌、酪酸梭菌等。

通过计算机联机检索截至2016年11月份,中国知网、维普、万方数据库中关于双歧杆菌四联活菌治疗国内婴幼儿AAD的随机对照试验(RCT)。用 RevMan 5.3 软件对数据进行Meta 分析。结果初检共获得 92 篇文献,排除重复报道、回顾性研究等后最终纳入12篇RCT,包括1761例患儿。Meta分析结果显示,纳入研究中有效率=(治愈或显效人数+好转或有效人数)/每组总人数×100%,试验组(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组)AAD治疗总有效率为94.32%(914/969),对照组为75.38%(597/792)。双歧杆菌四联活菌治疗AAD效果优于对照组(见下图)。

双歧杆菌四联活菌到达肠道后,在肠道内生长、繁殖、定植。双歧杆菌为婴儿肠道天然定居的有益菌,对人体亲和力强,口服后一般定植10d以上达到微生态平衡;嗜酸乳杆菌、粪肠球菌在肠道内发挥互益互助作用,在贴近肠壁处形成生物菌膜,防止致病菌黏附、定植在肠道上,同时阻止内毒素积聚;蜡样芽胞杆菌不属于肠道正常菌群成员,在肠道内定植48h后随粪便排出体外,它消耗肠道内氧气,为其余3种细菌在肠道内定植创造厌氧环境。

在另一项研究中,龙铮医生团队就酪酸梭菌活菌治疗抗生素相关性新生儿腹泻的临床疗效进行研究分析,结论得出,其效果确切,能够迅速改善患儿的主要临床症状,安全性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该研究成果,已发表在《中国当代医药》杂志上。

 

温馨提醒
目前还没有预防肺炎支原体感染的疫苗,预防感染要从增强体质、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做起。

1.遵守呼吸道礼仪,日常咳嗽或打喷嚏时,应该用纸巾掩住口鼻,然后把用过的纸巾丢弃在带盖的垃圾桶里;

2.做好手卫生严格洗手,保持手卫生,经常用肥皂(洗手液)流水洗手;

3.保持空气流通 居家要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4.加强体育锻炼。